發表文章

中原EMBA是桃園唯一免筆試的EMBA?

圖片
 最近看到一張中原大學EMBA的招生宣傳海報,但已經是上個年度的了: 我想,在桃園地區,無論是國立的中央大學或私立的元智大學,我想很多學校EMBA早在101~102學年度起就已經免筆試了,竟然到了109學年度了還在騙,用這樣內容來做招生宣傳,我只看到了「誇大不實」四個字。

我對杜紫宸報考台政大EMBA的看法

很多人對EMBA都有著偏見,認為EMBA就是花錢去交朋友的,根本學不到東西,所以身為講座教授的杜紫宸報考台政大EMBA,肯定是去亂的,並不是真的有意要學習和讀書的! 試問,若一位身經百戰的財務高階主管若還需要到EMBA學習,那為什麼同樣專精在同一個領域的教授,就不能也到EMBA學習?我打個比喻,難道五星旗飯店主廚就不能去吃路邊攤?難道米其林三星的法式料理主廚就不能到一般的小餐廳去學習港式料理? 很多人可能沒注意,「教授」肯定很會讀書和研究、但未必會教學,他們不像國中小老師那樣,需要經過許多教學上的訓練,自己很會卻未必能很簡但清楚的傳授給他人,所以他們在剛當上教授石,就和所謂的社會新鮮人一樣,只能自己探索怎樣的教學是適合大學生、研究生或博士生。通常來說,當對教學或研究越來越熟練,便會以同樣的模式繼續下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教授會給人不食人間煙火的印象,因為他們光用同一套辦法,就能達到生活無虞,根本不需要去對其他領域的事物著墨太深。 但以上講的是真正的教授,杜紫宸是以業界經驗研究員資歷來擔任兼任教授,並不是像一般教授那樣,是取得博士學位並且做了許多研究後直接進入校園擔任教授的人。他的狀況比較不向一般的教授,倒比較像高階主管。 而我的看法和大部分的人都不一樣,即便是教授,一樣有專精和完全不懂的領域 (你可以去問問人力資源專長的教授,問他看不看得懂財務報表?) 我不認為商管背景的教授就不適合讀EMBA,而是會願意謙卑放下身段和學歷的教授級人物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少,但就是因為這樣,一旦報考EMBA,就會引起他人懷疑杜紫宸報考的動機。而我個人認為,光是這樣的懷疑,就足以讓其他學校不錄取他,因為沒有學校願意招惹一位麻煩的人物。畢竟在EMBA,很多業務可能都是全校特例,當被公開拿出來討論,很有可能就會站不住腳。若杜紫宸就讀任何一所大學EMBA,那該校EMBA勢必會有很多內部作業會被杜紫宸知曉,從而被發現EMBA有不當或不嚴謹的缺失。 舉幾個很簡單的例子,上課應該就是要出席、並且完成作業或可和才能拿到學分。若被杜紫宸發現有學生經常缺席或作業很明顯是由別人代寫的、卻還能順利拿到學分,或是EMBA論文的嚴謹程度以及老師指導論文的投入程度遠不如一般研究生,那麼杜紫宸就會知道「哦~原來X大都是這樣亂搞的」,而以杜紫宸要求政大回應被刷下來的理由,恰好證明了他是有可能把在課堂知道的事用來要求他人...

個人不認同2018.10 CHEERS雜誌對於EMBA趨勢的四個看法

圖片
2018年10月號CHEERS雜誌的EMBA專刊有一些篇幅提到近幾年和未來幾年EMBA的變化 ( 連結 ),但我對其中的幾點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不過這已經是將近兩年前的說法了,或許也可以說我是在事後諸葛。 專業分流化,各校走出特色 隨著產業變動快速、技術推陳出新,近來陸續有EMBA聚焦特定行業,呈現專業分流的趨勢。  這點和我以前所提到過觀點一樣( 連結 ),EMBA打從一開始就應該是不分科系的設計,因為EMBA的課程必須是多元、跨系所、跨領域的,一般的學生或是在職專班才會去分科系。只是目前有不少學校為了招生,把EMBA引導某個面向上來向特定族群招生或是走特色化/差異化路線 (以拓展財源),以至於讓一些人產生錯覺以為EMBA以前是朝特定領域發展,辦EMBA的本質就是應該多元化、不分系所,而不是去細分很多組別。 以文章中的政大為例,數將近二十年前就有分為所謂的金融組、企管組,甚至到後來有 全球經營與貿易組、企業管理組、資訊管理組、科技與創新管理組、非營利事業管理組、高階財金融組、會計組、財務管理組、風險管理與保險組等,反而近幾年組別減少、整合成最後的四個組別。所以政大EMBA在我看來,時間排序上並不是「專業分流」成4個組別,而是從七八個組別「整併」減少為四個組別。 台大EMBA 2020的招生說明會 曾經介紹到台大雖然分有5個組別招生,但入學上課後其實會打散成ABC三組來上課。另外在會計組簡介PPT中又強調,會計組大部分的學生並不是財會相關領域的工作,隨後的財金組也說很多學生不是財務領域的。我想,這都多次的打臉了「專業分流化」的看法。 當然,很多學校都會想藉由差異化來打造特色,走的路往往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分組或鎖定特定行業的做法。趨勢上來說,EMBA絕對不是走專業分流化,反而會比較接近我的看法,各組別最後會走向整合,因為多元和跨領域才是EMBA的王道;做了分流便失去了多元和跨領域,EMBA反而失去它的價值。因此,我認為EMBA可以有地區、或就讀時間不同的分組 (例如周末班、週間班),但不適合有專業上的分類。所以,若要差異化,除了就讀時間的不一樣之外和學員年齡(工作經驗)的差異外,可以想思考可以異在其他什麼別的地方,但不是這個地方。 另外文章中又提到以下兩個趨勢: Trend 2:區塊鏈納入課綱 「數位破壞」(Digital Disruptio...

以吳寶春條款甄試研究所一般生!?

最近的一則 新聞 吸引了我的眼球: 前兒童台主持人「焦糖哥哥」陳嘉行,日前以「中山大學社會所研究生」身分開酸李眉蓁論文抄襲案,卻反遭質疑靠著系上為他量身打造的「焦糖條款」,才能以高中畢業學歷,成為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一般生。 幾個月前就看到焦糖哥哥以吳寶春條款考到中山碩士班的新聞,但一直以為錄取的是碩士在職專班,直到看到上述新聞稿,才看到竟然是一般研究生。只是,研究所一般生需要/適合招收有吳寶春條款之類的學生嗎? 我們來看一下中山大學甄試的各個研究所,多年來都是不招收同等學力第七條 (俗稱吳寶春條款) 的學生,直到109學年度的社會科學碩士班突然開放了1個同等學力第七條的名額,而其他研究所也都沒有開放,也難怪有人會想要質疑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是為了焦糖哥哥而量身訂做。 但中山有沒有量身訂做,這我不知道,但多年來各系所只有社會科學碩士班在109學年突然開放了1個名額,而且還是一般研究生的名額,這很反常,若真的招收吳寶春考生對一般生是好的,那何多年來中山大學那麼多系所只有社會科學碩士班在109年突然開放了1個名額? 反常點 1:老鳥和一般生修課是好的嗎? 就像碩士在職專班不會去招生零工做經驗的硬屆畢業生一樣,白天的一般研究所也不會去招收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考生,因為這樣很奇怪。但確實部分一般研究所會招收少數有1~2年的「在職生」,主要是希望有工作經驗的人可以和完全沒有經驗的一般生交流,讓一般生能在學時就大概知道真正出去工作可能會遇到情況,也可以鼓勵在校生們以更正面的心態來學習。即便這樣,也不會將38歲的中年男子與去和20出頭的學生混在一起上課,一般來說38歲的男生可能已經有13年左右的工作年資,而吳寶春條款的人沒有讀大學,那麼年資很可能多達17年。 等於是將1個有17年工作經驗的老鳥和6位沒有工作經驗的一般生一起上課,難道只有我覺得奇怪嗎? 反常點 2:招生有大力對外宣傳嗎? 以往中山大學各研究所均不招收同等學力第七條考生,但109學年招生時社會科學碩士班突然開放。請問,這樣的開放有誰會知道? 如果社會科學碩士班是真的想要招收一位有豐富經驗、卻又沒有大學學歷的學生時,照理說應該會狂打廣告、廣發訊息地請社會大眾賢達人士報考參加甄試,請問有誰看過這樣的宣傳訊息? 若完全沒有宣傳信息,那是否就和那些公家機關為了要讓自己人進入到該體系工作,所以會在很隱密的地方露出徵才訊息一樣? 反常點...

李眉蓁讀的並不是EMBA

李眉蓁的碩士在職專班畢業論文抄襲事件最近沸沸揚揚,我有預感這最後可能會和EMBA牽扯再一起,果然有媒體和討論直接將李眉蓁的「碩士在職專班」直接簡化為「EMBA」。以下簡單引述 ettoday的新聞 : 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李眉蓁的EMBA論文是抄襲,應該沒有任何疑問了。 李眉蓁讀的是中山大學的社會科學院的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的碩士在職專班,主要領域應該是兩岸間的政治經濟與貿易關係;EMBA是則是管理學院或商學院的系所碩士在職專班中,給屬於比較高階經理人就讀的班別,主要領域比較廣泛些,只要是和商業及管理有關的,都能是學習研究的目標。 之前的文章 討論過,外界常分不清楚該班是否是EMBA,但基本上只要不是管理學院或商學院,就已經能算是EMBA的範疇。而年齡也是一個很好判斷的基準,李眉蓁出生於1979年,論文是2008年完成的,等於報考的時候大概是2005~2006年,大概才二十七八歲,以不到30歲的年齡,且2005年以前並無卓越成就或豐富的管理經驗,應該是無法在十多年前就考上正統國立大學的EMBA,大概能考上的只有非主流系所所開辦的「碩士在職專班」。 這次,EMBA是躺著也中槍,李眉蓁讀的並不是EMBA,請大家和媒體們不要再弄錯了。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竟能與哈佛、麻省理工齊名?

某天看到一則廣告,大驚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竟然與哈佛、麻省理工齊名",我想說甚麼時候 UTA的排名瞬間爬升到如此崇高的地位,於是開始了一連串的調查。 之所以會看到 UTA 的廣告,主要是 UTA 和北科大合開了雙學位的EMBA,而在一個經濟日報的新聞稿 ( 連結 ) 中出現以下文字: 北科大雙聯EMBA執行長蕭教授指出, UTA是全美頂尖型研究大學,與哈佛及MIT齊名 我們來看看UTA台灣網頁 ( http://www.utataiwan.com.tw/select_1.htm ) 上是怎樣描述UTA的排名: UTA是全美中西部前50名之優良大學,並且是美國德州大學系統第二大之分校  UTA之商學院更在全美排名前60名 2016 UTA躋身全美(TOP115)頂尖研究型大學,與哈佛大學/麻省理工並列( http://www.uta.edu/news/releases/2016/02/Research%20One%20university.php ) TA成功躋身於美國頂級研究型大學(the elite group of R-1:Doctoral Universities-Highest Research Activity)。這份最終名單使得UTA進入全美115所傑出大學的行列,與位列其中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並列為“頂級研究型大學”(the “highest research”)或R-1大學(R-1 category)。 R-1 category:此等級相當於國內“211”、“985”大學中最為優秀的院校。 全美MBA排名82名! U.S. News & World Report rank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MBA among the best in the country ( https://www.uta.edu/business/dean/newsevent126.php ) US News列為全美國(National Ranking)前二百名的州立大學( http://www.usnews.com/usnews/edu/college/rank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