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EMBA執行長洞見的趨勢其實並不適合EMBA
最近看到一篇CHEERS雜誌及元智大學網站上的EMBA新聞稿 (連結):
我對上述文章有幾看法:
以下我用同樣的說法舉個範例:「邁入12月份,冬天會逐漸變的寒冷,而且會走向全面化,不只晚上很冷,白天勢必也一樣很冷」。冬天本來就會比較冷,這不是廢話嗎?以對EMBA有所了解的人來說,這種「趨勢」本來就一直存在、也沒有消失過,根本不需要甚麼洞見就能知道。
第一,根據經驗,一門課程要講清楚來大概需要3個學分,2個學分則有點ㄐㄧㄥ,1個學分則幾乎不可能把一門課程給它講清楚。可以想像,讀完模組化的EMBA,假設有三四十學分等於有三四十門課程,等同於有三四十門課程全都沒有說清楚講明白,這會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在者,很多課程都有它的學習架構、有它的起承轉合,1學分課程恐怕這些架構不僅消失了,課程與課程之間也無法連貫起來,加乘的效果也就會喪失。
這也讓我想到有些學校的在職專班或EMBA,因為某些原因把EMBA課程當成一場場主題相關的演講來進行。例如,可能把1門3學分資訊管理課程,拆成8~9次不同老師的全天演講,可能某天講的是大數據,其他天講的是區塊練、AI、電子商務等。這樣的授課方式也會出現上面所提到的問題,雖然演講可以讓演講者把所知道的精華在短時間內輸出給學員們,讓學生有「課程相當精采」的感受,但是由於課程間互不連貫、毫無架構,到最後反而會被有經驗歷練的學生看破手腳,覺得這樣的課程不倫不類,最後反而會給這類的學校較差的評價 (已有人將此狀況曝光在公開的學術論文中)。這就好比,一個人運動選手有了強勁的腿力和手臂,但手腳間卻不協調,反應敏捷度總是慢半拍,終究無法成為傑出的運動員。
第二個問題是,到底該不該讓學生自由選擇所有的課程?學生真的清楚自己的需求嗎 (雖然學生都會說自己很清楚)?另外如果課程學分數太少,內容講不清楚,學生又如何評估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該門課程中的知識和學問?
王牌執行長開講:EMBA 5大未來趨勢
【Cheers205期/文:林奇柏】元智大學EMBA班主任
謝志宏:學程化,靈活運用資源
台灣產業來到轉型十字路口。從企業端來看,具備創新能量的中階經理人才將左右企業轉型成敗;從人才端來看,培養跨領域潛能,落實知識與實作的連結,是個人突破低薪、提高競爭力的契機。元智大學EMBA班主任謝志宏指出,未來國立大學EMBA會走高價、精致、國際化的「學位導向教育」,年輕中階經理人較難在其中找到定位。此時,私立大學講究實用、多元、模組化的「學分導向教學」,可提供中堅人才明確的進修機會。
「未來,大學商學院將逐漸不分科系,走向學程化,EMBA勢必也一樣」謝志宏指出。「學程化」的好處是所有老師同屬一個學院,資源配置可以更靈活。以元智來說,管理學院目前共有66位老師及10餘位業師,全都是EMBA的後援。只要老師們合力教學,便能靈活地排列組合出各種課程可能性,「順應時勢變遷」與「切合每位學生需求」的效果也會更好。目前元智的做法,是讓每門課都可以細緻到以「1學分」的單位來開課,學生再視自己需求,搭配相關領域加以組合,變成「模組」,高效使用學習資源。
另外,對中階經理人來說,「證書」絕對在職場上有加分效果。元智也找來工研院產業學院合作,在EMBA中開設「資深產業分析認證學分班」,直接由工研院師資授課,修完課後即可獲得元智學分證書、工研院產業學院證書,並參加APIAA資深產業分析師證照考試。等於是上一門課,就有3張證照到手,效率十足。如此一來,EMBA等於達到「學習」、「證照」、「學位」等多重目標。【2017/10】
1. 不分科系
EMBA打從一開始就應該是不分科系的設計,因為EMBA的課程必須是多元的,因此EMBA也必須跨系所跨領域,一般的學生或是在職專班才會去分科系,所以EMBA根本不需要在去走向這個方向,因為EMBA本來就應該在這個方向上,只是目前有不少學校為了擴大招生,把EMBA引導至某個面向上來向特定族群招生,或是走特色化/差異化路線 (以拓展財源),以至於讓一些人產生錯覺以為EMBA各自朝特定領域發展,但EMBA的本質就是應該多元化、不分系所,而不是去細分很多組別。以下我用同樣的說法舉個範例:「邁入12月份,冬天會逐漸變的寒冷,而且會走向全面化,不只晚上很冷,白天勢必也一樣很冷」。
2. 一學分的模組化問題
把課程細分到1學分,讓學生自己搭配選擇,乍聽下很理想,但這樣有以下兩大問題。第一,根據經驗,一門課程要講清楚來大概需要3個學分,2個學分則有點ㄐㄧㄥ,1個學分則幾乎不可能把一門課程給它講清楚。可以想像,讀完模組化的EMBA,假設有三四十學分等於有三四十門課程,等同於有三四十門課程全都沒有說清楚講明白,這會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在者,很多課程都有它的學習架構、有它的起承轉合,1學分課程恐怕這些架構不僅消失了,課程與課程之間也無法連貫起來,加乘的效果也就會喪失。
這也讓我想到有些學校的在職專班或EMBA,因為某些原因把EMBA課程當成一場場主題相關的演講來進行。例如,可能把1門3學分資訊管理課程,拆成8~9次不同老師的全天演講,可能某天講的是大數據,其他天講的是區塊練、AI、電子商務等。這樣的授課方式也會出現上面所提到的問題,雖然演講可以讓演講者把所知道的精華在短時間內輸出給學員們,讓學生有「課程相當精采」的感受,但是由於課程間互不連貫、毫無架構,到最後反而會被有經驗歷練的學生看破手腳,覺得這樣的課程不倫不類,最後反而會給這類的學校較差的評價 (已有人將此狀況曝光在公開的學術論文中)。這就好比,一個人運動選手有了強勁的腿力和手臂,但手腳間卻不協調,反應敏捷度總是慢半拍,終究無法成為傑出的運動員。
第二個問題是,到底該不該讓學生自由選擇所有的課程?學生真的清楚自己的需求嗎 (雖然學生都會說自己很清楚)?另外如果課程學分數太少,內容講不清楚,學生又如何評估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該門課程中的知識和學問?
因此,1學分模組化乍看是不錯的方法,但卻忽略了人們對於自身的了解程度、對於課程的了解程度、以及對於課程的需求程度這三大變數!而且這三大變數會完全左右整個學程的學習效果,只要其中一者出現誤差,不僅學習效果會降低、學員滿意度也會降低。
3. 對證照的需求
真正對「EMBA」來說,應該成員都已是中高階經理人,對於證照的需求應該是很低的 (絕對低於10%);反而是年輕的學員,對於證照才有比較高的需求,所以這樣的模式 (碩士學位 + 證照) 最近幾年也開始在一些一般研究所和在職專班出現。只是證照通常是專精於某領域,這又跟第一點提到的有點背道而馳了,台灣 TOP 10 的國立大學EMBA中,目前也還看不到有和證照結合的 EMBA 學程出現,國外知名的頂尖EMBA也完全沒有看到證照的蹤跡,但在比較屬於年輕化的在職專班來說,就比較常見。總結
就上述內容來說,我認為元智大學EMBA的定位看起來比較像是在經營在職專班、而不是EMBA。不分科系本來就是EMBA的本質,模組化看起來還不成氣候,且還有模組化後所帶來的其他問題,而證照的需求也僅限特定族群。就現實層面來說,如果元智大學EMBA的定位是真正的EMBA,先不論學校是公私立的問題,在組織架構、師資、軟硬體和畢業校友群(校友會)等方面,都難以和實力堅強的頂大EMBA競爭,也確實是有它的為難之處,但若繼續以此策略繼續下去的話,勢必影響課程品質,最後將導致招生只會越來越困難。此外,我也對「元智EMBA是私校第一」有相當大的疑慮,另外撰寫了探討的文章 https://emba-taiwan.blogspot.com/2019/04/cheers-emba.html 。
此外,文章標題也有誤導之處,會讓人誤判。我一開始並無法整理出五大未來趨勢是哪五大,搜尋後才發現,新聞稿只節錄了CHEERS雜誌一篇文章的一小段,該文章訪問了五位 TOP 10 的EMBA執行長,每個人說出看法,所以下標題是五大EMBA趨勢 (一個人算一大),而TOP 10學校的執行長也未必就是王牌執行長,這樣的標題真容易誤導。
[2021年3月20日更新]
時間也是一個檢視說法是否正確的方法,三年過去了,剛好可以來檢視一下元智EMBA的說法。
首先,在分組的部分,確實已經沒有系所或組別的差別,所有EMBA學生都在同一組別裡。這很好,EMBA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另外,在1學分模組化的部分,107學年度元智EMBA選修課程1學分的只有2門課,2學分有2門課,3學分的有38門課;108學年度元智EMBA選修課程1學分的只有5門課,2學分有4門課,3學分的有31門課;109學年度1學分的課程有6門,2學分的有4門課,3學分的有30門課。
確實1學分和2學分課程有所增加,但離一學分模組化的做法還非常非常遙遠,個人認為該計畫有可能已經被捨棄了。
最後,與證照結合的部分,「資深產業分析認證學分班」2020年起似乎已不再和元智EMBA合作(網路上以搜尋不到),所以看來證照部分也沒有再繼續了。
[2022年10月20日更新]
以下整理元智EMBA的選修課程數量:
107學年:1學分2門,2學分2門,3學分38門
108學年:1學分5門,2學分4門,3學分31門
109學年:1學分6門,2學分4門,3學分30門
110學年:1學分6門,2學分4門,3學分33門
111學年:1學分6門,2學分5門,3學分34門
5年前元智「1學分模組化課程」的想法應該已經徹底的失敗或者放棄,不僅近三年來1學分課程數量沒有增加,應該不該增加的3學分課程數量卻增加了。雖然有六門一學分課程,在選擇彈性上已經比兩門三學分課程來的高,但這和「讓每門課都可以細緻到以1學分的單位來開課」的差異是無比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