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誇大不實」標籤的文章

元智EMBA出現新聞稿所述與事實不符的問題

圖片
抱歉,這次的主角同樣是元智EMBA。元智EMBA在2022年10月28日透過Cheers雜誌網站發布了一篇 廣編文章 ,以下我節錄3個想談談的部分: 1. 自認很特別 元智EMBA採不分組入學,這樣獨樹一幟的設計源於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提供更貼近需求的課程,然而今日完美呼應精準敏捷學習趨勢,鼓勵不同產業背景的學生們相互交流,實踐跨域協作的時代精神,獲得學生一致肯定。 在 之前的文章 已經討論過,EMBA本來就該是不分組的,而不分組的EMBA其實也不少,除了元智之外,還有中山大學(它的分組其實是地點的差異)、中正大學、中央大學(它的分組其實是地點的差異)、成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學校EMBA都是不分組的在上課。問題來了,這麼多學校都是不分組,那麼元智說自己「獨樹一幟」指的又是甚麼? 在 之前的文章 也提到過,EMBA本來就該是跨領域的,本來就不該是分組的,現今的元智不分組似乎自己證實之前元智分組的作法是比較不好的,而且我想元智在1995年最一開始成立時就是不分組的了,那麼元智「回歸」原本EMBA就該有的樣子,這當然很好值得鼓勵與肯定,但元智何來如今「完美呼應精準敏捷學習趨勢」的說法?其中的「精準」一詞的用法也很怪,在應該多元跨領域的地方要學員精準學習,兩者似乎有衝突的地方。 此外,很多招生人數多的學校之所以會分組,原因之一是修課人數太多,如果不分組上課,就會有必修課程上課人數太多、教學品質難以維持的問題,很多老師也普遍不願意教人數太多的班,可能50~60人應該已經是上限,而元智招生人數達90人,大概是一般學校一個EMBA班人數的兩倍,若真是90人擠在一間大教室一起上課,當然可以將開課成本壓到最低(因為原本要付兩門課的鐘點費變成只要支付一門課的鐘點費),但學習效果肯定也會是最低的。若元智真的90人一起上課,那就真的在EMBA業界中是「獨樹一幟」了。 題外談一下,這和之後想談的結論有關。元智EMBA一年的招生名額為90人,不過近年招生狀況並不理想,110年教育部公開資訊平台上的數據,在校生僅有155人,所以就算真的一個班一起上課,也大概僅有70多人,不會有90人一起上課的狀況, 2. 五管沒有並重 羅懷均直言管理知識「跨域」是必然趨勢,「產、銷、人、發、財」五管並重,擁有足夠決策使用的知識遠比深入專精每門學科更重要。 羅懷均是現任的元智EMBA執行長,2022年

元智EMBA謝志宏執行長在2020年5月專訪中所透漏的問題

元智EMBA謝志宏執行長在2020年05月時接受 經理人月刊(186期-前進EMBA)的專訪 ,不我最近才發現裡面有不少問題點,節錄出來與大家討論。 2020年5月經理人雜誌專訪元智EMBA謝志宏執行長 元智大學1996年以「為公司找機會、替產業找方向」為目標而創立,比起國內許多EMBA都在追求國際化的課程內容,元智以「輔導中生代人才接班、替年輕人開路」為近年的辦學方針,如此一來也能真正回應EMBA「為公司找機會」的設立初衷。 元智設立「Wish List」問卷,讓每位新進學員在上課前列出希望進修的能力與課程,回收的「Wish List」不光是參考而已,而是一定讓學員在修業期間念到清單中的課程。 「Wish List」能為元智即時掌握學生需求、設計出接地氣、高報酬課程的關鍵。 在近年學員年輕化趨勢下,愈來愈多學員是不到40歲的中階經理人。 面對北科大南下、清交大北上夾攻,謝志宏有信心元智能以顧問諮詢的堅強實力,突出重圍。 我們將上述內容作一項一項的來討論。 元智大學1996年以「為公司找機會、替產業找方向」為目標而創立,比起國內許多EMBA都在追求國際化的課程內容,元智以「輔導中生代人才接班、替年輕人開路」為近年的辦學方針,如此一來也能真正回應EMBA「為公司找機會」的設立初衷。 首先,我們平心而論,不美化、高抬年輕人,若真的是要「為公司找機會」,我想在大部分公司或組織的管理制度下,若真的要為公司找機會,那麼培育中高階主管的成功機率機會應該會比年輕人還高很多。「替產業找方向」那就更不用說了,這大概需要產官學各方「說話具有份量」的人合力才能完成的事,而這樣能代表各界的人物通常也不會太年輕。 元智設立「Wish List」問卷,讓每位新進學員在上課前列出希望進修的能力與課程,回收的「Wish List」不光是參考而已,而是一定讓學員在修業期間念到清單中的課程。「Wish List」能為元智即時掌握學生需求、設計出接地氣、高報酬課程的關鍵。 個人認為設立「Wish List」的用意相當良好,不過元智宣稱一定會讓學員念到Wish List清單中的課程,這點我非常懷疑。由於我沒有認識讀元智EMBA的人,所以無從查起,但從多年前元智對外宣稱會將課程全部細分為一學分、更提到課程能模組化,但其實根本沒有做這些事到來看,「一定會讓學員念到Wish List清單中的課程」比較像是招生宣

哪泥!台師大樂活EMBA報名人數是全台第一?

圖片
我個人非常不認同樂活、時尚這類有的沒有的且又號稱是EMBA的學程,所以這個班原本並不會引起我的注意,而是我在Youtube上意外看到這個班「八卦導引」的影片,很好奇這個「八卦導引」到底是怎樣的EMBA課程,還是只是學員或校友們的課外活動,於是我到了台師大樂活EMBA的網站找資料,雖然我並沒有找到我想知道的答案,但是卻又意外看到這段話: 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EMBA於民國105年開始進行籌備與規劃,並於106 年進行首屆招生,107年由原本30個招生名額提高為36名,第二屆報名人數成長了43%,是全校在職專班之冠,第三屆及第四屆更是超過120位報名人數的佳績,是 全國在職專班之冠 。 https://www.csremba.ntnu.edu.tw/index.php/about/ 這個班算不算是真正的EMBA,或是它的課程內容怎樣,我們都還先擺一邊不去探討,而對網站中「報名人數超過120人是全國在職專班之冠」的說法 (第三屆第四屆指就是108和109屆) 感到很訝異,雖然我對這個班很陌生,但若說樂活EMBA的錄取率會比我心中認知全台最低的台北大學和台大PMBA還低,我認為實在很難,所以我就查了一下,便發現這又是一次教育界誇大不實的文宣。 台大PMBA名額30位,108屆157人報名,109屆151人報名 台北大學EMBA名額30位,108屆186人報名,109屆147人報名 很明顯的,光是我憑印象的這兩所學校,報名人數就比樂活的120還多超不少,實在不知道樂活EMBA哪來的勇氣說自己的考生報名人數是全台第一。話說,政府到底甚麼時候才要管一管教育界/各校的不實廣告或誇大文宣的行為? [2023年04月23日更新] 台師大樂活EMBA官網2023年04月23日的截圖 或許台師大樂活EMBA有看到這篇文章,不知道甚麼時候,他們已經修改了網頁上的文字描述,從原本的『第三屆及第四屆更是超過120位報名人數的佳績,是全國在職專班之冠』修改為『第三屆及第四屆更是超過120位報名人數的佳績。第五屆及第六屆仍維持近100位的報考人數』,可以看到【全國在職專班之冠】已經消失,樂活EMBA已不敢再說自己是全國之冠這類不正確的說詞,不過我料到他們有可能會修改,所以還好之前有截圖,可以證明我所說的並不是憑空捏造的。 要知道,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有穿泳褲,近兩年(111級和112級)樂活EMBA的

中原EMBA是桃園唯一免筆試的EMBA?

圖片
 最近看到一張中原大學EMBA的招生宣傳海報,但已經是上個年度的了: 我想,在桃園地區,無論是國立的中央大學或私立的元智大學,我想很多學校EMBA早在101~102學年度起就已經免筆試了,竟然到了109學年度了還在騙,用這樣內容來做招生宣傳,我只看到了「誇大不實」四個字。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竟能與哈佛、麻省理工齊名?

某天看到一則廣告,大驚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竟然與哈佛、麻省理工齊名",我想說甚麼時候 UTA的排名瞬間爬升到如此崇高的地位,於是開始了一連串的調查。 之所以會看到 UTA 的廣告,主要是 UTA 和北科大合開了雙學位的EMBA,而在一個經濟日報的新聞稿 ( 連結 ) 中出現以下文字: 北科大雙聯EMBA執行長蕭教授指出, UTA是全美頂尖型研究大學,與哈佛及MIT齊名 我們來看看UTA台灣網頁 ( http://www.utataiwan.com.tw/select_1.htm ) 上是怎樣描述UTA的排名: UTA是全美中西部前50名之優良大學,並且是美國德州大學系統第二大之分校  UTA之商學院更在全美排名前60名 2016 UTA躋身全美(TOP115)頂尖研究型大學,與哈佛大學/麻省理工並列( http://www.uta.edu/news/releases/2016/02/Research%20One%20university.php ) TA成功躋身於美國頂級研究型大學(the elite group of R-1:Doctoral Universities-Highest Research Activity)。這份最終名單使得UTA進入全美115所傑出大學的行列,與位列其中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並列為“頂級研究型大學”(the “highest research”)或R-1大學(R-1 category)。 R-1 category:此等級相當於國內“211”、“985”大學中最為優秀的院校。 全美MBA排名82名! U.S. News & World Report rank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MBA among the best in the country ( https://www.uta.edu/business/dean/newsevent126.php ) US News列為全美國(National Ranking)前二百名的州立大學( http://www.usnews.com/usnews/edu/college/rankings/

EMBA並不需要、也沒必要、也無法去模仿企業內訓

看到這篇文章,忍不住想評論一下這篇文章 ( 連結 ) 的標題:加薪.升遷.轉職高CP值 讓MBA/EMBA也模仿 企業大學4.0上學趣。 由於文章不給轉載,我就提供文章位置,不貼上來。但若詳細檢視文章,發現裡面有關EMBA只提到一段: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則指出,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成立企業大學,它們付費把高階經理人送進商業學校進修的意願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砸更多的預算在內部訓練。《經濟學人》長期追蹤發現,由雇主支付員工學費就讀EMBA的比例,從2005年的69%,在2015年已驟降至39%。

被過度消費、濫用的名詞『EMBA』

圖片
本人在2010年便提及EMBA這四個英文字被各種不同學程和班別濫用,即便是非商學的、只要能和商業沾上邊的學習,無論學員報考的要求是1年還是10年,英文名稱通通都可以叫EMBA。這幾年下來,這樣的狀況可謂越來越嚴重。 近幾年出現許多非學位的課程、辦學單位也不是大專院校,只是一般的顧問公司、協會的進修課程,班別名稱也會掛上EMBA。例如行銷EMBA班、電商EMBA班、藝術EMBA班等,宣傳時甚至經驗分享 "來上這個課比EMBA更有用" 的言論。但所謂的 "比EMBA更有用",比較的基準點是甚麼大學的EMBA? 不可否認,不少後段班學校已變成學店,把EMBA四個字用到極致,不只1年以上工做年資就可以就讀,就連國小畢業也透過吳寶春條款招收進來,造成各校EMBA學員的落差極大,前段班大學EMBA學員可能是上市櫃公司董事長,後段班大學EMBA學員可能只是不太識字的小吃店老闆,或是只有兩年工作經驗的一般店家的店員,更別提那些掛上EMBA所開設的各種進修課程,要知道EMBA是一個有學位的 "高階的商管碩士學程",其中的M (Master)代表的是碩士學位的意思,BA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則是企業管理的意思。 這裡有幾個問題點: 若只是幾小時短時間的課程,怎麼可能會是碩士學程!? 若不是大專院校,又如何開設具有碩士學位的班別,又怎麼能將 MBA "管理碩士學程" 列在班別名稱裡呢!? 若企業管理只佔課程的一小部分,又如何能和BA扯上關係? 若課程並非碩士學程,卻用碩士學程的英文來做廣告或作為班別名稱來廣告,是否有廣告不實的嫌疑?! 錯誤範例: FinTech eMBA: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開設「台北金融 FinTech eMBA協力共創工作坊」 Mini-EMBA班: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開設「中華高階管理Mini-EMBA班」 社福EMBA:陳永泰公益信託成立「傳善學苑」,專門替中型公益團體負責人上課 房仲EMBA:由永慶房屋舉辦的「房仲經營管理師」課程 飯店EMBA:由台灣觀光協會舉辦的培訓課程,內容主要以私人管家、防疫衛生等專業職能為主題 社福界EMBA:公益團體自律聯盟成立「傳善學苑」,讓台灣所有的公益團體來吸收

要貢獻宇宙的台大復旦EMBA

最近台大EMBA與復旦EMBA在台灣合辦兩岸EMBA菁英論壇,網路上有不少相關的文章報導。當然,舉辦大型論壇活動、尤其又有重量級貴賓參加,當然要運用媒體的力量來壯大聲勢。只是,很多文章不知道是不是認知不夠清楚,還是那是由台大EMBA自己請記者發的新聞稿,總之看起來有點怪。 兩岸EMBA菁英 首創合作典範 ( 原網址 ) 2012-03-10 01:19 旺報 【記者李蜚鴻/台北報導】 兩岸EMBA菁英論壇9日在台大管理學院開幕,復旦大學陸昉副校長致詞時表示,台大和復旦是兩岸極富盛譽的學校,EMBA聚集兩岸精英學習,開拓新思路,為今後兩岸商學合作墊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台大羅清華副校長致詞時說,這是兩岸高等教育首度合作的里程碑,也是歷史上重要的一刻。 台大復旦EMBA專班兩年前就招生了 (2010年9月),都已經合班上課了那麼久 (一年半了),到現在還在談 "這是兩岸高等教育首度合作的里程碑,也是歷史上重要的一刻",真不知道 "首度合作"、"歷史上重要的一刻" 這樣的議題要被他們操作多久。同篇文章中還提到: 台大管理學院李書行院長致詞時表示,台大和復旦大學共同成立「台大─復旦EMBA專班」,兩校合作將達到世界最好的管理學院,台大不再爭台灣第一,而要爭世界第一,和復旦大學締造國際品牌,貢獻宇宙。他說,前幾天台大李嗣涔校長說,香港科技大學的EMBA世界第一,今後,台大也要達成。 台大要爭世界第一,那復旦怎辦?排第二?真不知道在場的復旦副校長會怎麼想。還有,長江、中歐、香港科大等都只能排更後面?更不用說中間還有很多國外名校。 文中也提到要貢獻宇宙,這句話真的跨張了點。對宇宙有貢獻的了不起是學生、教授,絕對不會是EMBA,因為EMBA不是一個個體,只能間接的透過教授本身或教授影響學生來貢獻宇宙,沒有辦法直接的對宇宙有貢獻,除非哪時候台大要開班給外星人讀,讓地球人和外星人合辦上課,這才真的叫做 "貢獻宇宙",衝著可以認識外星人、和外星人一起上課,到時候我一定去報名!

台大 EMBA 錄取率創 "歷史新高"

這篇台大EMBA的新聞稿怪怪的: 標題:戴勝益錄取EMBA 當台大新生 日期:2012/02/10 網址: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1&f_SUB_ID=3022&f_ART_ID=370292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台大EMBA去年11月放榜,商學、會計與管理決策、財務金融、國際企業管理、資訊管理5組的報考人數共380人,錄取164人,平均錄取率為43%,比前年成長一倍,錄取新生中,還包括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富邦金副董事長蔡明興的太太翁美慧等。 台大EMBA執行長黃崇興表示,近年就讀的學生,多來自科技、財經與醫藥產業等領域,當中科技產業最多,占了超過3成。 黃崇興表示,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將讀商研所,富邦金副董事長蔡明興的太太翁美慧選擇財務金融組就讀。 台大EMBA錄取率高達 43%,已是 "歷史新高",甚至有可能是全台 TOP10 EMBA 裡最高的。只是 "錄取率" 這個數據是反向的,是越低越好,越高越慘。台大EMBA這樣的歷史新高,照理說應該是不太光榮的,但文章內卻用 " 平均錄取率為43%, 比前年成長一倍 " 來形容,實在有點諷刺。

有點扯的淡江EMBA招生新聞稿

今天看到一篇滿是問題的EMBA招生新聞稿,真的是不想批評一下都不行! 標題:淡江大學EMBA開始招生 日期:2012/02/08 文章網址: http://edn.gmg.tw/article/view.jsp?aid=478057 【台北訊】淡江大學EMBA2012年度招生自即日起至2月21日截止報名,3月17日面試,免筆試,並可同時報考不同系所,歡迎各界菁英報名參加。 天下及Cheers雜誌「全國一千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的大學畢業生」調查,淡江大學連續14 年蟬聯私立大學第一名。而淡江 EMBA更是全國最大EMBA學習殿堂,擁有大學評鑑最優的研習環境,逾 23萬淡江校友豐富的人脈資源,強調實務導向,經常安排國內知名企業家演講、高爾夫球、歲末聯歡等活動,拓展學生視野,培育學生成為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 淡江EMBA 由九個碩專班組成,包含國際商學、國際企業、財務金融、保險、企業管理、會計、資訊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科學。每年招收超過250 名來自各領域的菁英,專業師資陣容堅強,可跨系所修習專業課程,是在職進修、擴展人脈,取得碩士學位的最佳選擇。 淡大EMBA報名電話(02) 2321-2448、(02)2394-2670,網址: www.emba.tku.edu.tw 。(劉立諭) 首先,新聞稿招生的EMBA和在職專班,也就是它是在職的碩士學位,但新聞稿內引用的調查數據卻是「全國一千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的大學畢業生」,"淡江大學連續14 年蟬聯私立大學第一名" 指的是大學生,並不是碩士生、更不是在職專班的碩士生,根本就是 "竹竿裝菜刀"!

別傻傻被「EMBA」這個4個英文字母給騙了

圖片
網路上有一堆人在問: EMBA和在職專班差在哪裡? XX大學在職專班=EMBA? 在職研究所和EMBA究竟有何不同? EMBA&商管類碩士在職專班&一般商管碩士班之相異點? EMBA、MBA、和在職專班三者的差別? 我想光在奇摩知識家,問這一類問題的人很多。也有不少人,讀完了EMBA或在職專班還是搞不清楚自己讀的到底是什麼!在此破解大家的疑慮。 其實教育部在審核各班開班狀況時,都學校送件通常會是 XX大學管理學院/商學院高階XX班 ,或是 XX大學XX所碩士在職專班 。其實無論何種班,只要是碩士學位且同時是在職的身分,都是碩士在職專班。只是在職專班有分比較給中高階主管讀的(通常就叫EMBA)和比較給基層主管讀的(通常就是在職專班)。而有關在職專班與EMBA實質上的差異,可以參考我 前一篇文章 。 只是...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G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L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I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I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L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A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P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F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PP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BA in Finance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時尚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潮流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雲端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智慧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趨勢EMBA招生? 以上的答案都是可以的,只是學校用怎樣的中文名稱報教育部,一般的消費者也不太會知道;學校要以哪樣的英文名稱來招生,教育部根本就不會管,只要掛上MBA或EMBA,自我感覺就很良好,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學生報考、就讀,就取個更驚悚的名字來招生,何樂而不為呢!反正教育部也不會去查你是用何種英文名稱去對外招生和打廣告,於是就大肆地用EMBA或XXMBA來招生。

修越多學費越貴的台大EMBA學分班

今天看到一個這樣的新聞稿: 台大EMBA學分班 26日截止報名 工商時報 2009-12-22【台北訊】 台大進修推廣部開辦的「管理碩士(EMBA)學分班」,由台大管理學院教授親自授課,適合大專畢業且具2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參加,即日起至12月26日止報名。 課程內容:行銷管理與顧客分析、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必修學分外;另提供策略管理、組織行為、服務與營運管理、高階管理等各類課程供學員選讀。 「管理碩士(EMBA)學分班」本期招收3班,共150名,修滿24學分即可結業,並獲得推廣教育證明書及學分證明,今年度台大EMBA修改學分抵免標準,如修讀完成台大「管理碩士(EMBA)學分班」後,未來考上台大EMBA者還可抵免核心課程,最多6門12學分。 該班利用平日晚間於台大上課,如受時空因素無法經常到課者,還有管理碩士(EMBA)網路學分班可以選擇。服務電話:(02)2362-0502,網址:training.dpd.ntu.edu.tw,簡章及報名表可上網下載或致電索取。 就一般人的認知來說,就讀學分班後,只要是報上該校,且要符合相關的抵免規定,就可以抵免畢業學分。而有些學校的學分班學分費比非學分班(有學籍)的班別便宜,主要是希望能夠吸印更多人就讀學分班,逕而報考該校正式的班別。但若沒有比較便宜的,通常費用也不會超過正式班別的費分費。所以普遍來說,只要你有把握考進去,學費通常不會比直接考上的同學還要高。若學分班的費用比正式班便宜,甚至整個學程的花費還會比其他沒有修過學分班的同學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