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傻被「EMBA」這個4個英文字母給騙了

網路上有一堆人在問:
  • EMBA和在職專班差在哪裡?
  • XX大學在職專班=EMBA?
  • 在職研究所和EMBA究竟有何不同?
  • EMBA&商管類碩士在職專班&一般商管碩士班之相異點?
  • EMBA、MBA、和在職專班三者的差別?
我想光在奇摩知識家,問這一類問題的人很多。也有不少人,讀完了EMBA或在職專班還是搞不清楚自己讀的到底是什麼!在此破解大家的疑慮。

其實教育部在審核各班開班狀況時,都學校送件通常會是XX大學管理學院/商學院高階XX班,或是XX大學XX所碩士在職專班。其實無論何種班,只要是碩士學位且同時是在職的身分,都是碩士在職專班。只是在職專班有分比較給中高階主管讀的(通常就叫EMBA)和比較給基層主管讀的(通常就是在職專班)。而有關在職專班與EMBA實質上的差異,可以參考我前一篇文章

只是...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G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L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I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I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L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A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P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F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PP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EMBA in Finance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時尚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潮流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雲端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智慧EMBA招生?
在職專班可不可以以趨勢EMBA招生?

以上的答案都是可以的,只是學校用怎樣的中文名稱報教育部,一般的消費者也不太會知道;學校要以哪樣的英文名稱來招生,教育部根本就不會管,只要掛上MBA或EMBA,自我感覺就很良好,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學生報考、就讀,就取個更驚悚的名字來招生,何樂而不為呢!反正教育部也不會去查你是用何種英文名稱去對外招生和打廣告,於是就大肆地用EMBA或XXMBA來招生。


這個亂象就是這樣充斥著台灣各大學的碩士在職專班與EMBA,考生很難光以學校招生的中文或英文(尤其是英文)班名來判斷這個班到底是比較接近EMBA或在職專班。

舉一個實際例子:

這是東海大學EMBA的組織圖 (http://emba.thu.edu.tw/html/emba-intro.php),大家可以看到管理學院底下有四個在職專班。看網址 http://emba.thu.edu.tw/,管理學院底下的這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就是EMBA,而網頁設計和網頁內容給人的感覺也是EMBA。但若是看中文名稱,似乎 "企管系的高階企業應營碩士在職專班" 才是EMBA,而該系所的該班廣告也的確是以EMBA來招生 (http://www2.thu.edu.tw/~ba/app/news.php?Sn=433)。

有的人可能說,或許兩個班是一樣的,但名稱不同、名額不同、報名資格不同,連招生說明會的日期也不同,確定是不同的班。而東海大學的會計系在職專班也是用EMBA來招生 (http://acc.thu.edu.tw/emba_1.php),另外財金系在職專班則是以EMFA來招生,所以統計該校有三個EMBA班對外招生,分別是管院EMBA、企管EMBA、財金EMBA。以上其實並非針對東海大學,因為這個現象普遍存在在各公私立大學裡。

由於EMBA中皆是企業中高階主管,因此對同學、老師、學校的要求也相對提高。所以我想以下都可以作為參考指標:
  1. 教育部規定所有大學的所有系所都需要接受評鑑 (有通過AACSB的學校例外),其中規定EMBA就需要在97年學度以前評鑑完畢,在職專班則延到98學年度以後才接受評鑑。因此可以上評鑑中心網頁 (http://www.heeact.edu.tw/sp.asp?xdurl=appraise/appraise_list.asp&ctNode=491&mp=2) 查詢97學年以前受評單位有沒有自己報考的系所,有就應該是EMBA、或是該校已有AACSB認證,都沒有就應該是在職專班。

  2. 看有沒有辦招生說明會,因為一般來說在職專班因為工作能量不足,通常不會對外辦招生說明會。

  3. 每年所舉辦的聯誼活動多寡 (在職專班通常每年的活動只有一兩個、甚至沒有任何活動),這點很容易可從各校EMBA網頁觀察到。

  4. 是否有專屬的學校辦公室服務人員(因為在職專班通常只有一位或甚至沒有全職專屬服務人員,所以很多事情或活動都得要學員自行負責舉辦),所以若發現您諮詢的對象是學校某系所職員,代表你所諮詢的99%就是在職專班(就算他對外宣稱是EMBA也只是在職專班);但若您諮詢的人是直接隸屬EMBA辦公室,那麼你所諮詢的班別正是EMBA沒錯。

  5. 師資陣容的講座教授、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兼任老師的比例。以國立大學EMBA來說,教授副教授的比例相當高,幾乎沒有助理教授。而私校或在職專班的助理教授或外聘/他校老師比例就會偏高很多,也且僅有少數幾位是教授。

  6. 教室周邊環境與教學設備的好壞(尤其廁所的整潔度更是明顯指標),這可能要親到學校觀察比較清楚。

  7. 投注EMBA辦學的金額,這點可反映出學校對該學程重視與否,不過對校外的人來說很難察覺,只能大概可以從教室周邊環境與教學設備等作間接的觀察。*學員的平均年齡、平均工作年資 (通常不願意告訴你)。

[2017/8/23更新]

最近看到文化大學號稱 "唯一教育部核准之EMBA網路碩士課程-學分班招生中",而正式的班別名稱是 "企業實務管理數位碩士學分班" (有學位的班的名稱是 "企業實務管理數位碩士在職專班"),對外廣告宣傳豪不猶豫地說自己是EMBA。其實也不只這個班,非常多的碩士在職專班都稱自己為EMBA,但是學程的質量卻遠低於EMBA。所以同一個學校裡面,可能不同學程、不同年資的要求,學員職級和收入天差地遠,卻通通都叫做EMBA,但實際上的英文畢業證書恐怕連 MBA 都不是 (可能是 MS - Master of Science)。這也難怪外界不少人對這個名稱感冒,就是因為中間有不少老鼠屎。

我對於學程或課程的內容沒有太大的意見,但對於這類廣告不實、誇大的行為,我個人是非常的鄙視。大家都知道EMBA是給企業主管讀的,請問這些班裡面有多少比例的學員是主管?EMBA除了課程還有許多的交流聯誼,請問這些班有多少交流聯誼的成分?

[2017/8/25更新]

近來剛好也看了不少人的履歷,其中的一則讓我印象深刻。她只附英文履歷,而英文學歷上寫著是某國立大學的 "MBA Program in Finance and Marketing"。正巧我對這所大學很熟,他們的系所只是財務金融學系,名稱上根本沒有 Marketing,而整個學程只有一兩門課程和行銷是相關,連自己的學歷都不敢承認,還需要吹牛做假,為了行銷自己所以在學歷上多加一個英文字,履歷的所有其他內容也跟著失去參考價值,該履歷我直接給零分出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竟能與哈佛、麻省理工齊名?

修越多學費越貴的台大EMBA學分班

「讀EMBA不能幹的三件事」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