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Financial Times」EMBA排名的看法
中山EMBA是多年來,全台灣唯一且多年都入選Financial Times(以下簡稱FT)排名的EMBA (連結),2018年的年收入高達187344美金(約為台幣600萬),成長幅度達59%,也就是還沒有讀EMBA以前的年收入平均大約是377萬台幣,讀完EMBA的收入平均可以增加到600萬台幣。
大家不會覺得奇怪嗎?台灣最高學府的台大,無論在何種排名都遠高於中山,幾乎都是全台第一或第二,怎麼會FT的EMBA排名會輸給中山大學、甚至連前100名都排不上?原因很簡單,大部分的學校很可能根本就沒有參加這個排名。
以下是2017的評分的標準 (2018年似乎加入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因素):
這樣的調查帶來以下問題:
此外,若137所學校共發出4810份問卷,等於平均每校只發出35份問卷。這個數字也有點奇怪,因為光是中山大學EMBA,每年就招收了約110名學員,排名中的許多學校招生名額也多達50~60人,而137所學校卻總共只發出4810份問卷,這數量少的有點奇怪。
此外,我們都知道2017年起,報考大陸的EMBA需要經過國考,造成考生數量稅減,許多EMBA學程都是慘淡經營。所以,還有很多大陸學校及世界知名學校都並未參加排名,若這些學校都能受邀參加調查,我想結果應該會很不一樣。
股票(市值總是在波動)、股票紅利、績效獎金、房產增值(沒有賣掉以前都不算是收入)、投資、副業等,請問這算不算薪資?
薪資無法定義,漲幅也跟著無法計算。以下我簡單舉例,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他們的薪資及成長幅度該要怎樣計算和填寫問卷:
而FT的問卷同樣由校友自行填答,有沒有可能學校透過動員而美化了數字?或有沒有可能由第三人(並非校友本人)填答,然後填入了不正確的數據?由沒有可能只請背景為企業主的學員、或比較高階的班別填答,請其他非企業主、或年收入低於幾百萬的人不要填答?(別忘了,填答率只有47%)
在此並非指控這些大學作假,但是若不是每位EMBA學員都填答,數據便失去了指標性,畢竟大家想知道的是每校學員的整體水準,而不是那特幾位學員的數據。
和很多的排名一樣,魔鬼藏在細節裡,但是一般民眾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能上這些排名也相對的成為一種行銷噱頭。上述的三大問題沒有解決,排名也就變得非常的不客觀,建議大家在採信這類的排名前,先思考一下它的調查方式。而其實也不只FT的排名,CHEERS雜誌的排名也有它的問題 (同樣是跟調查方式有關),之後再向大家分享。
大家不會覺得奇怪嗎?台灣最高學府的台大,無論在何種排名都遠高於中山,幾乎都是全台第一或第二,怎麼會FT的EMBA排名會輸給中山大學、甚至連前100名都排不上?原因很簡單,大部分的學校很可能根本就沒有參加這個排名。
Financial Times EMBA排名的三大問題
FT的調查做法是由達到門檻的學校自行申請,然後發出線上問卷主要詢問畢業學員的薪水和增幅。以2017年為例,全球僅137所學校提供數據並參加排名,共發出4810份問卷,最後回收了47%,然後公布前100所EMBA的名單。以下是2017的評分的標準 (2018年似乎加入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因素):
- 20%:現今的薪水
- 20%:進入EMBA前後的薪水差異
- 10%:根據師資的人數作標準化後,依照2014~2017的研究發表的數量給分
- 5%:進入EMBA前後的工作的企業規模差異
- 5%:進入EMBA前的工作年資及所屬企業的規模
- 5%:進入到EMBA以後是否達到期望
- 5%:師資的國際化程度
- 5%:學員的國際化程度
- 5%:境外教學(代表國際化)的教學時數 (受教經驗)
- 5%:該校過去三年有多少百分比的博士畢業生能進入到TOP50的商學院全職MBA教書
- 5%:專任教師(教授)的人數
- 3%:師資中的女性人數
- 3%:學員中的女性人數
- 2%:學校管理委員會中的國際化程度
- 1%:學校管理委員會中的女性人數
- 1%:針對非英語授課的EMBA,是否要求多種語言能力才能畢業
以2018年為例,全球僅139所學校提供數據並參加排名,其中有9所是新面孔,換言之去年參加的137所學校中,有7所學校退出不做問卷。最後共發出4680份問卷,最後回收了46%,然後公布前100所EMBA的名單。2018年的調查還提到,結果會排除掉來自NPO和公部門及目前非在職中的學員的數據,也換言之薪水較低的族群也就被移除掉了。
以下是2018的評分的標準 (2018年加入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因素):
以下是2018的評分的標準 (2018年加入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因素):
- 20%:現今的薪水
- 20%:進入EMBA前和畢業後3~5年的薪水差異
- 10%:根據師資的人數作標準化後,依照2014~2017的研究發表的數量給分
- 5%:進入EMBA前後的工作的企業規模差異
- 5%:進入EMBA前的工作年資及所屬企業的規模
- 5%:進入到EMBA以後是否達到期望
- 5%:師資的國際化程度
- 5%:學員的國際化程度
- 5%:境外教學(代表國際化)的教學時數 (受教經驗)
- 5%:專任教師(教授)的人數
- 4%:師資中的女性人數
- 4%:學員中的女性人數
- 3%:企業社會責任、倫理、社會和環境議題占核心課程的比例
- 2%:學校管理委員會中的國際化程度
- 1%:學校管理委員會中的女性人數
- 1%:針對非英語授課的EMBA,是否要求多種語言能力才能畢業
這樣的調查帶來以下問題:
問題 1:參與學校、學員數量太少
全台有開EMBA或在職專班的就有約40所大學,這個調查了全世界也才137所大學參加,參加這個調查的學校數量遠遠低於商學院EMBA的實際數量,可能連1%都不到。不過,既然會要參加FT排名,當然也要兩把刷子的學校才會去參加,因此可以看到但該排名僅公布前100名的結果,等於進榜率高達73%。此外,若137所學校共發出4810份問卷,等於平均每校只發出35份問卷。這個數字也有點奇怪,因為光是中山大學EMBA,每年就招收了約110名學員,排名中的許多學校招生名額也多達50~60人,而137所學校卻總共只發出4810份問卷,這數量少的有點奇怪。
此外,我們都知道2017年起,報考大陸的EMBA需要經過國考,造成考生數量稅減,許多EMBA學程都是慘淡經營。所以,還有很多大陸學校及世界知名學校都並未參加排名,若這些學校都能受邀參加調查,我想結果應該會很不一樣。
問題 2:薪資與漲幅的如何定義
這份問卷的比重最重的就是薪資了,而對一般的上班族來說,薪資非常清楚,基本上扣繳憑單上多少錢、大概就是多少錢。但對高階主管、尤其是企業主來說,薪資非常難算得清楚。股票(市值總是在波動)、股票紅利、績效獎金、房產增值(沒有賣掉以前都不算是收入)、投資、副業等,請問這算不算薪資?
薪資無法定義,漲幅也跟著無法計算。以下我簡單舉例,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他們的薪資及成長幅度該要怎樣計算和填寫問卷:
- (以企業主來說) 去年賠5000萬、今年賺1億
- 公司配給我的股票 (累績了數十年) 今年剛好大漲50%
- 名下有六處房產套牢了
- 投資的兩家公司都還在研發、燒錢的階段
- 副業賺的錢竟然比本業還多
- 本業賺的雖不多,但是所持有的土地價值卻越來越高
- 去年業績很好,領了數百萬的獎金,今年業績差,幾乎沒有獎金
- (以建築業來說) 執行了三年的建案在終於在今年結案、獲利了結
- (以觀光業來說) 陸客不來
問題 3:是否透過動員或操作來優化數據
國內最常見、歷史最悠久、最為人知道的排名,當屬CHEERS雜誌的「3000大經理人最愛EMBA調查」。早年CHEERS雜誌在做「幾千大經理人最愛EMBA調查」的同時,其實還曾做過「校友滿意度調查」,但該部分因為爭議過大、且各校透過各種方式動員校友來做評價,讓調查變成各校角力動員能力的戰場,使得調查的結果完全失真、無任何參考意義,因此2008年起便停止「校友滿意度調查」,只留下爭議性較少的「3000大經理人最愛EMBA調查」。(備註:2022年起也不再有「3000大經理人最愛EMBA調查」了)而FT的問卷同樣由校友自行填答,有沒有可能學校透過動員而美化了數字?或有沒有可能由第三人(並非校友本人)填答,然後填入了不正確的數據?由沒有可能只請背景為企業主的學員、或比較高階的班別填答,請其他非企業主、或年收入低於幾百萬的人不要填答?(別忘了,填答率只有47%)
在此並非指控這些大學作假,但是若不是每位EMBA學員都填答,數據便失去了指標性,畢竟大家想知道的是每校學員的整體水準,而不是那特幾位學員的數據。
結論
在此先說明,以上的問題點或舉例,絕對不是針對中山大學EMBA,因為任何學校 (包含中歐等名校) 也都會發生同樣的狀況。和很多的排名一樣,魔鬼藏在細節裡,但是一般民眾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能上這些排名也相對的成為一種行銷噱頭。上述的三大問題沒有解決,排名也就變得非常的不客觀,建議大家在採信這類的排名前,先思考一下它的調查方式。而其實也不只FT的排名,CHEERS雜誌的排名也有它的問題 (同樣是跟調查方式有關),之後再向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