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會就是不會!政大EMBA有8項第一?

政大EMBA最近的一張文宣圖,可以看到政大EMBA有8項第一,不過若從12點鐘為第1項次、然後順時鐘來看算:


第5項選修彈性全台第一

政大為了讓EMBA學員有很大的修課彈性,但光是這一點其實難度很高,後面要做的事情其實很多,所以若要做到這點,至少必須開放/增加選修課的數量(或百分比)。

第1項的課程數全台第一

政大為了讓EMBA學員有很大的修課彈性,所以若要做到這點,除了開放開放/增加選修課的數量(或百分比)之外,就必須開很多課程。總不能假設開放學生可以有10門選修課程,而選修課程也就只開了10門,這樣選修也等於必修了,不是嗎?

第2項課程設計全台第一

政大為了讓EMBA學員有很大的修課彈性,所以若要做到這點,除了開放開放/增加選修課的數量(或百分比)和開很多課程之外,還需要是各種廣度深度不同的課程。總不能假設開放學生可以有10門選修課程,而選修課程開的是20門會計方面的課程(有深度沒廣度)、或是20門完全不同領域的課程(有廣度沒深度)讓學員提不起興趣,這樣選修也等於是沒有彈性了,不是嗎?

第1、2、5項次的3個第一其實是同一件事

第1、2、5項次的第一,其實目的是讓EMBA學員有更彈性的課程規劃,但不該因為這樣就把這些元素都列為第一。

就好像政大商學院有150位教授數量全台第一,那麼是否適合再拆分為A系所教授數量第一、B系所數量第一、C系所數量第一?或是拆分為正教授數量第一、副教授數量第一、助理教授數量第一?乾脆再拆分為留美教授數量第一、留學歐洲教授數量也第一呢?或是男性教授數量全台第一、女性教授也全台第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要像項目七的學員數量,在校生數量及畢業生數量都是第一,總合起來成為學生數第一,而不是又拆分為2個第一。

但是,單單就這一項第一,政大所要付出的努力可說是超乎想像,光是要整合這麼多老師和課程,就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所以,「修課彈性最大」雖然只有一個項目,但它確實值得我們用超過一個第一來看待。

第7、8項次的2個第一也是同一件事

和上面提到的其實是一樣的事,政大EMBA招生的學生數量最多、班別最多,也當然也可以招收到最多元、最資深、素質最好的學生。

老實說,老師數量和學生數量本來就應該成正比,而且教育部也非常注意師生比例,所以比例上教師有可能會偏多,但是不可能比例上會讓學生偏多,只要學生數量一偏多,教育部便會要求減招或是新聘教師。所以,在學校正常的經營下、且維持合理的生師比例情況下,老師多、自然學生就會多;政大商學院有最多的老師,也當然會有數量最多的學生。所以在我看來,「選課彈性大」值得超過一個第一的嘉獎,那麼這兩個第一個人認為合起來是連一個第一也不到。

個別科系的認證是否也算1個全院的認證?

第4項的認證項目的算法也有點問題,AACSB和EQUIS確實是兩個認證,但AACSB會計系認證只是AACSB針對會計系所的認證,似乎不能也計算為全院所得到的認證總數。我做一個假設,若院內另一個單位不想參加AACSB認證,反而想做ACCSB認證,是否全院的認證數量還可以再增加為4個?在假設有一個單位不想參加任何認證,想單純做教育部的評鑑,那麼是否可以說全院取得4個認證而且還很通過教育部評鑑?

商管界眾所周知的「三大」國際認證是AACSB、EQUIS和AMBA,裡面並不包含AACSB會計系認證(它只算小認證),而世界上也沒有學校能同時取得這三大認證,目前獲得雙認證的學校還有台科大,而且也還有其它已通過AACSB的學校申請了EQUIS,所以政大要說他在認證數量上是全台第一....恩,好吧,它說了算,無論商學院拿幾個認證,這些認證都是需要投注金錢、時間和人力,只要有一個認證,個人就覺得夠了,有兩個以上便值大家得肯定。

第6項次的教學模式也是全台第一?

這裡的教學模式,除了傳統授課,政大列了個案教學、國際訪學、體驗學習、行動學習共4項,但前三項其實都很常見,比較少見的其實算是行動學習,但受疫情影響這已經變得很普遍了,所以我個人覺得說政大學習模式數量是全台第一,也是有點牽強的。更何況,前面提到政大的課程數量最多,若全部維持是傳統上課,也會感覺不夠多元。

總結

政大的8個第一,我數學不會就是不會,明明覺得有重複的項目,但我算到最後加總竟然還是算出8個第一。各位看官們,你們算出幾個第一呢?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竟能與哈佛、麻省理工齊名?

修越多學費越貴的台大EMBA學分班

「讀EMBA不能幹的三件事」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