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駕駛訓練非常適合EMBA課程?

近來又有一篇新聞稿(連結),內容是6位成大EMBA畢業生自駕帆船往返日本,我節錄其中想討論的部分:

當面對帆船各項專業駕駛技能、海上無常多變環境及各種國際與地方相關法規的綜合挑戰時,團隊成員必須在船長的指揮下,充分發揮高度協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應變與掌控風險,帆船駕駛訓練非常適合EMBA課程,或是作為跨域學習、團隊協作與應變能力的訓練,很感佩112級六位畢業生同心協力平安完成此次航程,不但成為EMBA學界「學習與挑戰」創舉,也將為台灣帆船運動的推廣,點燃一道曙光。

若『帆船駕駛訓練非常適合EMBA課程』這樣的想法是真實的,那麼帆船運動不需要推廣、不用成為曙光,自然而然的就會變成EMBA的必修課程,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就連成大也沒有將帆船駕駛設為必修或選修課程。

前面很多文章已經提到過了,很多人都喜歡扯到EMBA,好似單與EMBA沒有關聯就不是壯舉,必須要和EMBA有關聯才能成為壯舉。6人組隊自駕帆船往返日本無論有多難得,和EMBA唯一有關連的就是他們都是成大EMBA畢業生,但要說這件事與EMBA課程有關聯,實在讓人感到牽強。個人認為,這就是一個很單純的校友活動,即便它很難得、即便它是壯舉,如硬是要讓它和EMBA課程產生連結,也令可能讓閱讀大眾產生『連這個也可以算是EMBA課程』的負面觀感。

另外也想討論成大EMBA的「挑戰與學習」這門選修課程,透過參加課外活動可以認成大EMBA的學分,累積5個積分最高可認1學分,例如戈壁挑戰賽AB組是5積分,玉山登頂與單車環島是4積分,泳渡日月潭1積分,全國EMBA各類賽事0.5積分,而且也不僅限上述這些,都可在成大EMBA申請和認定。這次的帆船活度,或許可以申請做為「挑戰與學習」課程的積分,但由於這次帆船活動的參與者都是已經畢業的EMBA畢業生,所以也不會有認積分或學分的問題。只是,成大EMBA學費是以學分來計算,1學分的學分費為9000元,成帶學員自行參加活動累積5積分可認1學分,還需要繳九千元給學校。

我不是質疑這些活動或是帆船駕駛無法學習到甚麼,我絕對相信收穫很大,事實上各種身分的人都是可以多元學習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習都應該算在EMBA的課程範圍內,否則我舉一個誇張點的例子,就算是詐騙技巧也是可以學習的,難道詐騙技巧就能算在EMBA課程裡嗎?或者,打麻將也可以學習到排列組合與機率的技巧,更可以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專注能力,所以打麻將也可以列為EMBA課程嗎?如果跑馬拉松、登玉山、游日月潭或駕駛帆船可以被認列為課程,那麼請這些學校告訴我,為什麼打麻將和學習詐騙就不行?

一樣是九千元的花費,用來好好的上1學分的正規課程,課外甚至畢業後再去參加這些活動,難道這樣的效果會比直接將課外活動認為課程的效果還差嗎?

更重要的是,之前也曾經提到的概念,雖然學校鼓勵多元學習是好事,但管理學院或商學院將這樣的活動認作是課程,這真的是大專院校應該做的事嗎?


[2024年3月更新]

近期有一些「大E航海講堂暨黑潮之路挑戰賽」的相關新聞,它是由體育大學主辦,參與的都是各校的EMBA在校及畢業生,活動內容包含了與海油有關的講座,例如有「從世界帆船了解航海文化」、「航海的心靈密碼」、「掌握安全與健康的關鍵」、「17 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航運路線與貿易據點」、「荷蘭人在福爾歷史場景再現」等,然後會到澎湖舉辦帆船比賽,主要是對外推廣海洋運動。

我想,這些都很好,但有些新聞稿還硬要扯到保護海洋、永續消費、綠色環保、品味格調、氣候變遷、國際視野等,就真的扯得有點遠了,而糗這些都如同領導與團隊合作,難道這些都只有帆船運動會有,籃球、排球、足球、棒球等其他團體運動就不具備,就不能推廣了嗎?

不過老實說,全台除了EMBA之外,大概很難將這個活動推廣到全民都可以使用,因為一般民眾能駕駛帆船的機會實在太低太低了 (一般民眾恐怕只會參加講堂),所以這樣的活動也只能讓更多EMBA的學生參與,我認為也僅少部分EMBA學員會參加這樣的活動,但很難推廣到社會大眾。

不過如同我之前提到過的,這都不足以成為一門EMBA課程,這樣的運動看來已經成功地推廣至EMBA的族群,但顯然它無法成為課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竟能與哈佛、麻省理工齊名?

修越多學費越貴的台大EMBA學分班

「讀EMBA不能幹的三件事」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