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政大EMBA有8項第一?

圖片
政大EMBA最近的一張文宣圖,可以看到政大EMBA有8項第一,不過若從12點鐘為第1項次、然後順時鐘來看算: 第5項選修彈性全台第一 政大為了讓EMBA學員有很大的修課彈性,但光是這一點其實難度很高,後面要做的事情其實很多,所以若要做到這點,至少必須開放/增加選修課的數量(或百分比)。 第1項的課程數全台第一 政大為了讓EMBA學員有很大的修課彈性,所以若要做到這點,除了開放開放/增加選修課的數量(或百分比)之外,就必須開很多課程。總不能假設開放學生可以有10門選修課程,而選修課程也就只開了10門,這樣選修也等於必修了,不是嗎? 第2項課程設計全台第一 政大為了讓EMBA學員有很大的修課彈性,所以若要做到這點,除了開放開放/增加選修課的數量(或百分比)和開很多課程之外,還需要是各種廣度深度不同的課程。總不能假設開放學生可以有10門選修課程,而選修課程開的是20門會計方面的課程(有深度沒廣度)、或是20門完全不同領域的課程(有廣度沒深度)讓學員提不起興趣,這樣選修也等於是沒有彈性了,不是嗎? 第1、2、5項次的3個第一其實是同一件事 第1、2、5項次的第一,其實目的是讓EMBA學員有更彈性的課程規劃,但不該因為這樣就把這些元素都列為第一。 就好像政大商學院有150位教授數量全台第一,那麼是否適合再拆分為A系所教授數量第一、B系所數量第一、C系所數量第一?或是拆分為正教授數量第一、副教授數量第一、助理教授數量第一?乾脆再拆分為留美教授數量第一、留學歐洲教授數量也第一呢?或是男性教授數量全台第一、女性教授也全台第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要像項目七的學員數量,在校生數量及畢業生數量都是第一,總合起來成為學生數第一,而不是又拆分為2個第一。 但是,單單就這一項第一,政大所要付出的努力可說是超乎想像,光是要整合這麼多老師和課程,就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所以,「修課彈性最大」雖然只有一個項目,但它確實值得我們用超過一個第一來看待。 第7、8項次的2個第一也是同一件事 和上面提到的其實是一樣的事,政大EMBA招生的學生數量最多、班別最多,也當然也可以招收到最多元、最資深、素質最好的學生。 老實說,老師數量和學生數量本來就應該成正比,而且教育部也非常注意師生比例,所以比例上教師有可能會偏多,但是不可能比例上會讓學生偏多,只要學生數量一偏多,教育部便會要求減招或是新聘教師。所以,在學校正

EMBA的辦學目的到底是甚麼

今天有篇新聞稿讓我有感而發: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23/5729035 招生分為高階管理決策組(甲組)、一般經營管理組(乙組)及醫務管理組(丙組)。為何特設丙組?黃宇翔說明,隨高階人才年齡漸長,難免有身體或養生問題想請教醫生,而忙於看診的醫生就續,更有機會學習到醫療管理理論與實務及拓展人生視野,在成大體系有成大醫院的基礎上,設立丙組建立醫藥界、生技與各產業絕佳的交流機會,亦使學員組成多元、有活力,更是特色之一。 我覺得跨界學習是很好,但這衍生出目前EMBA教育的一個大問題,而這個問題其實之前也有提到過,那就是「這到底是不是EMBA該做的事?」 我們都知道管理/商學領域五花八門,各行各業都用的到管理或商管領域的知識,但如何去運用在各個領域中,應該由學生/學員們在學習後自行去連結、發想和運用。試問哪個領域不需要管理的?隨便可舉很多讓人腦筋爆炸的例子: 若當學員年輕化 (EMBA年輕化我想應該是遲早的事吧!),也將會面臨育兒相關的問題想要互相交流討論,幼教老師們也忙於培育國家幼苗,讓老師們有機會學習到管理知識、拓展人生視野,並與學員/家長們有更多交流,所以大學就應該成立幼教管理組EMBA? 經商也經常面臨金錢與債務問題,討債集團也苦無學習進修的管道,所以大學就應該成立債務管理組EMBA? 工作需要管理很多外勞,所以大學就應該成立外勞管理組EMBA? 工作太忙,感覺一天24小時還根本不夠用,所以大學就應該成立時間管理組EMBA? 股票老是套牢,每檔股票的特性又都不一樣,外面騙人的投顧老師又非常多,所以大學就應該成立股票管理組EMBA? 之前在討論到元智EMBA時有提到,EMBA最原本應該就是要不分組,讓不同產業背景的人一同上課,做跨領域的腦力激盪(很慶幸後來元智EMBA也改過來了),那為什麼有些學校又會另外開一個生醫EMBA或時尚EMBA呢?學校會開甚麼班,說穿了就只是看學校能教的領域裡面有沒有哪個領域/市場是可以招生賺錢的,與管理或商學相不相關根本不是某些學校考量的重點,全部掛上EMBA然後再加一個「跨界學習」,就都能說得過去了,但問題是:這是大學EMBA該做的事嗎? 學員們互相交流很好也很重要,但大學EMBA的主要目的還是教育,而不是舉辦交流聯誼活動;同樣的,跨界學習很好,但大學EMBA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教育商管的知識,而

中原EMBA是桃園唯一免筆試的EMBA?

圖片
 最近看到一張中原大學EMBA的招生宣傳海報,但已經是上個年度的了: 我想,在桃園地區,無論是國立的中央大學或私立的元智大學,我想很多學校EMBA早在101~102學年度起就已經免筆試了,竟然到了109學年度了還在騙,用這樣內容來做招生宣傳,我只看到了「誇大不實」四個字。

我對杜紫宸報考台政大EMBA的看法

很多人對EMBA都有著偏見,認為EMBA就是花錢去交朋友的,根本學不到東西,所以身為講座教授的杜紫宸報考台政大EMBA,肯定是去亂的,並不是真的有意要學習和讀書的! 試問,若一位身經百戰的財務高階主管若還需要到EMBA學習,那為什麼同樣專精在同一個領域的教授,就不能也到EMBA學習?我打個比喻,難道五星旗飯店主廚就不能去吃路邊攤?難道米其林三星的法式料理主廚就不能到一般的小餐廳去學習港式料理? 很多人可能沒注意,「教授」肯定很會讀書和研究、但未必會教學,他們不像國中小老師那樣,需要經過許多教學上的訓練,自己很會卻未必能很簡但清楚的傳授給他人,所以他們在剛當上教授石,就和所謂的社會新鮮人一樣,只能自己探索怎樣的教學是適合大學生、研究生或博士生。通常來說,當對教學或研究越來越熟練,便會以同樣的模式繼續下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教授會給人不食人間煙火的印象,因為他們光用同一套辦法,就能達到生活無虞,根本不需要去對其他領域的事物著墨太深。 但以上講的是真正的教授,杜紫宸是以業界經驗研究員資歷來擔任兼任教授,並不是像一般教授那樣,是取得博士學位並且做了許多研究後直接進入校園擔任教授的人。他的狀況比較不向一般的教授,倒比較像高階主管。 而我的看法和大部分的人都不一樣,即便是教授,一樣有專精和完全不懂的領域 (你可以去問問人力資源專長的教授,問他看不看得懂財務報表?) 我不認為商管背景的教授就不適合讀EMBA,而是會願意謙卑放下身段和學歷的教授級人物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少,但就是因為這樣,一旦報考EMBA,就會引起他人懷疑杜紫宸報考的動機。而我個人認為,光是這樣的懷疑,就足以讓其他學校不錄取他,因為沒有學校願意招惹一位麻煩的人物。畢竟在EMBA,很多業務可能都是全校特例,當被公開拿出來討論,很有可能就會站不住腳。若杜紫宸就讀任何一所大學EMBA,那該校EMBA勢必會有很多內部作業會被杜紫宸知曉,從而被發現EMBA有不當或不嚴謹的缺失。 舉幾個很簡單的例子,上課應該就是要出席、並且完成作業或可和才能拿到學分。若被杜紫宸發現有學生經常缺席或作業很明顯是由別人代寫的、卻還能順利拿到學分,或是EMBA論文的嚴謹程度以及老師指導論文的投入程度遠不如一般研究生,那麼杜紫宸就會知道「哦~原來X大都是這樣亂搞的」,而以杜紫宸要求政大回應被刷下來的理由,恰好證明了他是有可能把在課堂知道的事用來要求他人

個人不認同2018.10 CHEERS雜誌對於EMBA趨勢的四個看法

圖片
2018年10月號CHEERS雜誌的EMBA專刊有一些篇幅提到近幾年和未來幾年EMBA的變化 ( 連結 ),但我對其中的幾點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不過這已經是將近兩年前的說法了,或許也可以說我是在事後諸葛。 專業分流化,各校走出特色 隨著產業變動快速、技術推陳出新,近來陸續有EMBA聚焦特定行業,呈現專業分流的趨勢。  這點和我以前所提到過觀點一樣( 連結 ),EMBA打從一開始就應該是不分科系的設計,因為EMBA的課程必須是多元、跨系所、跨領域的,一般的學生或是在職專班才會去分科系。只是目前有不少學校為了招生,把EMBA引導某個面向上來向特定族群招生或是走特色化/差異化路線 (以拓展財源),以至於讓一些人產生錯覺以為EMBA以前是朝特定領域發展,辦EMBA的本質就是應該多元化、不分系所,而不是去細分很多組別。 以文章中的政大為例,數將近二十年前就有分為所謂的金融組、企管組,甚至到後來有 全球經營與貿易組、企業管理組、資訊管理組、科技與創新管理組、非營利事業管理組、高階財金融組、會計組、財務管理組、風險管理與保險組等,反而近幾年組別減少、整合成最後的四個組別。所以政大EMBA在我看來,時間排序上並不是「專業分流」成4個組別,而是從七八個組別「整併」減少為四個組別。 台大EMBA 2020的招生說明會 曾經介紹到台大雖然分有5個組別招生,但入學上課後其實會打散成ABC三組來上課。另外在會計組簡介PPT中又強調,會計組大部分的學生並不是財會相關領域的工作,隨後的財金組也說很多學生不是財務領域的。我想,這都多次的打臉了「專業分流化」的看法。 當然,很多學校都會想藉由差異化來打造特色,走的路往往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分組或鎖定特定行業的做法。趨勢上來說,EMBA絕對不是走專業分流化,反而會比較接近我的看法,各組別最後會走向整合,因為多元和跨領域才是EMBA的王道;做了分流便失去了多元和跨領域,EMBA反而失去它的價值。因此,我認為EMBA可以有地區、或就讀時間不同的分組 (例如周末班、週間班),但不適合有專業上的分類。所以,若要差異化,除了就讀時間的不一樣之外和學員年齡(工作經驗)的差異外,可以想思考可以異在其他什麼別的地方,但不是這個地方。 另外文章中又提到以下兩個趨勢: Trend 2:區塊鏈納入課綱 「數位破壞」(Digital Disruption)這個

以吳寶春條款甄試研究所一般生!?

最近的一則 新聞 吸引了我的眼球: 前兒童台主持人「焦糖哥哥」陳嘉行,日前以「中山大學社會所研究生」身分開酸李眉蓁論文抄襲案,卻反遭質疑靠著系上為他量身打造的「焦糖條款」,才能以高中畢業學歷,成為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一般生。 幾個月前就看到焦糖哥哥以吳寶春條款考到中山碩士班的新聞,但一直以為錄取的是碩士在職專班,直到看到上述新聞稿,才看到竟然是一般研究生。只是,研究所一般生需要/適合招收有吳寶春條款之類的學生嗎? 我們來看一下中山大學甄試的各個研究所,多年來都是不招收同等學力第七條 (俗稱吳寶春條款) 的學生,直到109學年度的社會科學碩士班突然開放了1個同等學力第七條的名額,而其他研究所也都沒有開放,也難怪有人會想要質疑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是為了焦糖哥哥而量身訂做。 但中山有沒有量身訂做,這我不知道,但多年來各系所只有社會科學碩士班在109學年突然開放了1個名額,而且還是一般研究生的名額,這很反常,若真的招收吳寶春考生對一般生是好的,那何多年來中山大學那麼多系所只有社會科學碩士班在109年突然開放了1個名額? 反常點 1:老鳥和一般生修課是好的嗎? 就像碩士在職專班不會去招生零工做經驗的硬屆畢業生一樣,白天的一般研究所也不會去招收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考生,因為這樣很奇怪。但確實部分一般研究所會招收少數有1~2年的「在職生」,主要是希望有工作經驗的人可以和完全沒有經驗的一般生交流,讓一般生能在學時就大概知道真正出去工作可能會遇到情況,也可以鼓勵在校生們以更正面的心態來學習。即便這樣,也不會將38歲的中年男子與去和20出頭的學生混在一起上課,一般來說38歲的男生可能已經有13年左右的工作年資,而吳寶春條款的人沒有讀大學,那麼年資很可能多達17年。 等於是將1個有17年工作經驗的老鳥和6位沒有工作經驗的一般生一起上課,難道只有我覺得奇怪嗎? 反常點 2:招生有大力對外宣傳嗎? 以往中山大學各研究所均不招收同等學力第七條考生,但109學年招生時社會科學碩士班突然開放。請問,這樣的開放有誰會知道? 如果社會科學碩士班是真的想要招收一位有豐富經驗、卻又沒有大學學歷的學生時,照理說應該會狂打廣告、廣發訊息地請社會大眾賢達人士報考參加甄試,請問有誰看過這樣的宣傳訊息? 若完全沒有宣傳信息,那是否就和那些公家機關為了要讓自己人進入到該體系工作,所以會在很隱密的地方露出徵才訊息一樣? 反常點